《從不願戴上拳套的孩子,到站在擂台上的拳擊教練》
拳館裡長大的小孩,卻總是站在擂台外
小時候,爸爸的朋友是拳擊選手,後來也成了教練。拳館對我來說不陌生,但我卻總是把目光投向籃球和棒球的場地。拳擊對當時的我來說,是陌生甚至有點抗拒的。
國小到高中,我都沒真正碰過拳擊。即使常常在訓練場玩耍,卻始終沒有穿上拳套,直到高一,那一年,我才真正踏進擂台,開始我的拳擊之路。
第一場比賽受傷棄權,卻沒打倒我對拳擊的熱情
開始認真訓練後,我發現自己其實對技擊類運動有著某種天生的直覺和興趣。第一次比賽就闖進前三,雖然因傷棄權沒能打進決賽,卻讓我燃起更強的鬥志。
拳擊不再只是興趣,而成了一種目標。我開始全力投入訓練,並順利透過獨立招生考上台北體院拳擊隊(現在臺北市立大學),成為林明佳教練門下的一員,接受更專業、系統的拳擊訓練。
離開拳擊,進入社會,再次回來的自己已完全不同
畢業後,我曾暫時離開拳擊圈,投入服務業。在那段時間,我學會了傾聽、理解與溝通,也從一個害怕人群的內向者,成為能自信與人交流的人。
這段經歷讓我理解:拳擊教練不只是教動作,更要懂得「人」。於是,我重新戴上拳套,但這一次,是為了「教」——教下一代學會堅持、紀律與自我挑戰。
成為教練,是我人生最大的榮耀
開始帶學生後,有些人至今還會問我「什麼時候回中部?想再跟你練拳」,這些話一直深深打動著我。
從曾經逃避拳擊,到現在能成為一名教練,將我所學傳承給更多人——無論是為了比賽、健康,還是自我防衛,拳擊讓我看見改變一個人的力量,也讓我相信:
拳擊教的不只是出拳,更是勇敢和自律的人生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