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用拳擊,打磨出的人生》
小時候,我是個被老師嫌麻煩、被爸媽擔心的過動兒。
那時,他們帶我走進拳館,只為了讓我把過多的精力,發洩在沙包上。
一開始,我只覺得拳擊好玩。
汗水、呼吸、拳頭與沙包碰撞的「砰砰」聲,像是在提醒我:
原來我也能專注,也能用力,也能做好一件事。
科班的訓練,比童年的興趣更加嚴苛。
每天晨跑、對打、體能課,流過的汗和掉過的淚,都在告訴我:
真正的強大,來自不斷打磨。
拳擊,慢慢成了我的出口。
我學會了在每一次出拳中,找到節奏、找到自己。
《在每一回合,重新站起》
長大後,我不再只待在拳館。
我當過房仲,穿著西裝在城市裡奔走,看著一扇扇門背後的故事;
我當過咖啡師,在每日的磨豆與拉花之間,感受生活裡那份細膩與平靜。
看似跳Tone的人生,其實都有拳擊留下的影子。
專注、堅持、一次次嘗試。
就像在拳台上,每一回合都要重新站起,調整呼吸,繼續揮拳。
如今,我回到拳館,帶著這些經歷教拳。
我告訴學生:
「我教的,不只是拳與腿,而是讓你知道什麼叫真實、什麼叫堅持。
因為我深深明白——找到屬於自己的拳,才是真正的格鬥 」